10月26日,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下发通知,将省民政厅增加为“疫情防控组”成员单位,明确负责社区管控等工作职责。责任就是命令。省民政厅闻令而动,主动与有关方面对接,细化工作措施,于10月28日上午召开全省民政系统配合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调度视频会,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大局,指导完善社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群防群控组织体系,健全社区防控队伍,压实社区防控责任,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和社区服务精细化供给。各地民政部门积极行动,扎实履行社区疫情防控职责,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密切的优势,动员组织社区干部和社会组织、社工机构、志愿者组织下沉一线,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基层基础。
一、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自管自治功能,落实落细社区管控措施。张掖市甘州区在充分发挥村和社区网格化管理作用的同时,各乡镇、街道指导村(居)委会及村民小组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“三会一约”制度作用,督促群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主动向村(社区)、单位报告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和确认病例有时空交集等情况,配合相关机构做好核查排查、集中隔离、居家健康监测、核酸检测等工作。定西市按照“零输入、零传播、零感染”目标,从健全完善社区疫情防控机制、有力有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、全力有效开展社区社会服务、广泛发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、积极创新运用信息化防控模式、大力推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等六个方面,持续紧盯“一进、一出、三链”抓排查,科学精准落实社区疫情防控各项要求。
二、坚持分类施策,依托社区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。各地民政部门统筹推进城乡社区防控和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,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和志愿者做好走访探视、物资配送和生活照料等服务。兰州、天水、酒泉、张掖、武威、定西、金昌等地加强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、低保对象、特殊困难群体等的关心关爱,指导村(社区)工作人员,采取电话、微信、视频、入户等多种方式,全面掌握本辖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状况,切实摸清救助需求底数,采取畅通救助申请渠道、优化简化办理程序等措施,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发生问题。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,综合运用临时救助、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等多种措施,保障其基本生活。各地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、儿童主任、基层妇联执委、社区工作者、社会工作者等作用,结合疫情防控排查,采取入户、电话、微信等多种方式,对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进行全面摸排,对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,由当地民政部门或村(居)民委员会依法进行临时监护,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措施。截至目前,各地共为隔离的7户12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3.25万元;为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2800余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30余万元;为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发放价值190多万元的口罩、消毒液、方便面、爱心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。
三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发挥专业优势优化社区服务。各级民政部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、社工机构和志愿者队伍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、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,主动对接需求,积极配合社区依法有序参与小区人员出入管控、公共区域消杀、核酸检测秩序维持、防控知识宣传、心理疏导和物资捐赠配送等服务。兰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向会员企业发出倡议,广泛动员引导会员单位、物业公司,配合所在社区做好住宅小区隔离封闭管理相关服务。10月28日,定西市民政局联合市社会组织党委、市慈善协会开展“齐心防疫·互助同行”慰问一线防疫工作者捐赠慰问活动,向安定区三个街道办捐赠医用口罩10000个、棉大衣100件、面粉100袋、消毒液100瓶,用于支援社区值守的防疫工作者。武威市招募具备医护知识、应急救援、心理咨询等方面专长的志愿者,配合社区做好属地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工作,帮助群众纾难解困,战胜疫情。[厅疫情防控信息宣传组综合各地信息报道]